綜合布線在很久以前就一直存在著,從最早的電話線到現在的網線、光纖等,經歷著時間的腳步,綜合布線早已成為了和數據中心相輔相成的關系,只要有數據中心存在,就一定有著綜合布線的光顧。那么,綜合布線到底有多少種布線方式?又該如何實現管理呢?
一、直連連接方式
這種方式中在鏈路中只部署一個配線架,通常也叫做“單配”方式。配架模塊正面的RJ45端口通過跳線連接交換機,背部通過水平線路(即雙絞線)連接工作區模塊。
這種連接方式的優點是節約成本。需要注意的是,能否實現鏈路端到端檢測是關鍵點。市場上很多采用該方式的電子配線架系統實際上是不能檢測到交換機端的連接狀態的,交換機這一側的跳線是否接入或是否接入錯誤端口,系統不能判別。實際上,這個系統沒有起到全鏈路檢測的功能。
如果只拔掉交換機端口上的跳線,而配線架端的插頭保持不動,這一鏈路斷開了,但系統卻檢測不到,管理員不能夠及時知曉這一情況。同樣,如果在交換機端插錯或拔錯端口,系統也無法檢測和提示,這個電配系統也就沒有起到預期的預警作用,對管理員日常維護和故障排除的意義也就不大了。所以當我們決定要使用直連方式的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個系統是否可以檢測到交換機端的鏈接情況。實際上在歐美,用戶幾乎不采用這一方式。
二、交叉連接方式
交叉連接方式又稱“雙配”方式,顧名思義就是在鏈路中部署了兩個配線架。該方式如圖四所示,網絡交換機的端口會有一根跳線連接到A配架模塊的后部,工作區模塊也通過水平鏈路連接到B配架模塊的后部,這兩段線路是固定不動的,兩端端口的連接也是一一對應的,兩段線路通過A、B兩個配架正面端口來連接,所有的跳接工作只發生在A、B配線架的正面端口。
這種連接方式的建設成本比直連方式稍高,但和整個電配的成本來比,增加的比例有限。更重要的是交叉連接方式可以實現完整的端到端鏈路的檢測,特別是可以探知交換機端有無連接、有無跳接錯誤,在管理員排除故障時可以節約大量時間;有效地避免了在網絡交換機上的端口插拔錯誤,減少直接在交換機上的操作網絡系統操作,大大地提高系統的可靠性。這種方式是TIA-568D標準中推薦的方式,也是歐美絕大多數項目廣泛采用的方式。